设为首页  |   加入收藏  |   留言板  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网上文库 > 散文

残红依旧落石台——包悦

发布时间: 2020-01-22 16:30:00   作者:   来源: 市文联

“不汝还兮更是谁,残红落满钓鱼矶,日斜风动无人扫,燕子衔将水际飞。”自然万物,人生景象,莫不如是。

9月3日晚10时许,我接到消息,安文江老师去世了。

一灯能灭千年暗,一智能除万年愚。雨淅沥沥下个不停,这是正直的佛山人心中永远的痛。

9月1日晚,我听到消息,说安文江老师可能不行了。这无疑像晴天霹雳般冲击我的脑神经。不管怎样,我还是通过侧面了解了下情况,但,面对这样一个未经核实且敏感的问题,我始终无法确认这个消息的可靠性,或者说,我压根就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。然而,树欲静而风不止!人世间的许多事,该来的,它伴随着时间的洪流,一刻不缓浩浩荡荡地流经到我们的面前。

9月4日上午,市文联主席杨凡周,市作协常务副主席张况等联系我,委托我替他们向安老师家人致以沉痛的哀悼、敬送花圈与帛金。来不及哀伤,我当即联系安文江生前好友,登记处理后事事宜。紧接着,我又联系上安文江老师的女儿安林,电话那端,安林是沉静的,就像刚遭雨打的梨花,我知道,安林母女要面对的,一定比我们常人想象的还要多,还要难……

9月5日上午,我和东涛一块,深怀伤情地来到安文江老师家里。此时,安林去了殡仪馆处理后事。师母见着我们,忍不住失声痛哭。在简设的灵堂前,我们给安老敬香、烧纸、双手合十、三鞠躬,我们在内心由衷地祈祷:安老,一路走好!

听师母说:9月1日中午,他受邀参加朋友聚会,午饭后返回途中下车时突然意外摔倒,送医院时仍可说话,终因脑血管破裂出血不治而逝。关于这一点,师母说后来请珠江医院的专家会诊,结论是因脑血瘤破裂而导致摔倒。师母沉静地说道,安老师从江西到佛山20余年,佛山给了他第二次生命,他的才华在佛山得到了很好的发挥,他在佛山的日子,是生命潇洒的尽情体现。我和东涛听着,禁不住泪眼盈眶,而看着眼前强抑悲痛的师母,我们的心情愈加难受。

安文江老师是1988年来到佛山大学的,膝下只有一个女儿,师母林老师在某单位工会工作,安林的丈夫和儿子三年前去了加拿大,由于种种原因赶不回来,安文江的后事,便一下子压到了她们母女身上。

人到如此,悲伤有时候并不是最重要的内容。见到安林后,我哽咽着对安林说,有啥需要,你就跟我们说。安林说:7号上午开追悼会,6号晚能不能找几个人来守灵?我当即联系了张况、王海军,移居上海的罗云听到这个噩耗,特地从上海赶夜机回来,我们便一同把他叫上。于是,四人一道陪伴安老师度过了不眠的一夜。凌晨4时许,我们看见安老师家里的阳台上飞进来一只安详的蝴蝶,它在灵台前绕了一圈,又依依不舍地从原路飞走了……

 

次日,我们送别了尊敬的安文江老师……

 

连日来,我没有熄灯睡觉,好像要为安老师留一盏照亮人间道路的灯,好像安老师从来就没有与我们分开过……

连日来,我一直想为安老师写点东西,却不敢提笔写下一个字,我知道,在生死之间,所有的文字都黯然失色……

近日,张况告诉我,市文联准备为安老出本纪念文集。我提起了沉甸甸的笔……

与安老师相识相交20余载,安老给我的感觉,他既有身为师者的气质与风范,又有慈祥长者的和蔼。与之交往,更多的时候我能在他身上感同身受学到些东西。或者是离他太近的缘故,亲近他,我能感觉到一种力量的召唤,他不自觉展示的人格魅力,从他的作品里、言行中均可一一得到印证。

1990年,我和王海军合集出版文学作品集《潇洒青春》。安文江欣然为它作序。

2003年,我辞职下海。辞职前夜,在佛大的湖边,安老师和我促膝长谈……

……

回忆太遥远,往事一幕幕,历历在眼前。此刻,我却依然关闭记忆的闸门,在我心里,安老师尚在人间,或许,他只是累了,想稍作休息罢了;又或者,他漫步到终南山闭关修行去了,他想重新磨砺他犀利的笔头;要么,他想起江南的山水来了,故园迂回的庭院间,他的身影若隐若现……

我仿佛看见:很多的落花掉在人间的石台上,太阳快要下山了,清风来了也吹不动它,满地的落花没有人打扫,只有一只飞来飞去的燕子,偶然飞到石台上,嘴巴叼了一点的花瓣,飞过来飞过去,有时候又放回来一点的花瓣。


主办单位: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联系方式: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公正路28号银都大厦8楼市文联
电话:0757-83283118。ICP备案编号:粤ICP备05098089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124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