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 |   加入收藏  |   留言板  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团体会员 > 文艺家协会 > 佛山市文艺批评家协会

岭南画家张际才的山水情怀

发布时间: 2014-05-26 10:06:00   作者:   来源: 市文联

     传统中国画讲究“气韵”之说,六朝南齐人物画家谢赫的《古画品录》在“六法”中,首推“气韵生动”。可见中国山水画作是传统文人气质的传神精髓,在画中游山玩水,在画中品读闲适生活。此刻品读画家张际才的山水世界,仿佛画里充满了灵动之美,云的飘渺与山的俊秀完美融合,让人沉醉不已。

  张际才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,十分善于吸收古今中外各家各派的绘画技法,特别是传承了岭南画派“折衷中外”的创新精神,经过几十年渐修和探索,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和艺术风格。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对其执着的艺术追求深为赞赏,并评价道:“水激石则鸣,人激志则宏。”

  文/佛山日报记者 束维

  图/均由受访人提供

  与岭南大家的结缘

  张际才,1940年出生于江西南康,现居住佛山。早年从事美术教育,在赣南山区潜心写生十余载,后专攻山水画创作,曾得到关山月、黎雄才、刘勃舒等大师教诲,风格日臻成熟。

  在笔者看来,他的艺术道路对比学院派人士甚是曲折、艰辛。因为他不是科班出身的艺术家,从小生长在赣南山区,经历苦难生活的他更加奋发进取,在县文化馆辅导群众美术,无论走到哪里,在什么工作岗位上,他始终没有离开过心爱的画笔,画家乡的山水,没有停止往国画艺术高峰的攀登,直至40岁,已是人到中年,他还谦虚地和老师去广州拜访关山月、黎雄才等书画名家。

  “关山月、黎雄才的工作室在广州美院,面积并不大,与现在很多画家画室相比倒是显得简陋,我记得黎雄才教我画松时说:“别看松叶很多,但你也要一笔一笔地画,每一片松叶都要体现力量感,这样画出的松才有‘精神气’……”

  在江西,张际才的官路很顺利,做到文联主席,但他却不爱做行政工作,一有时间便扎到大山写生,写生本至今还存下十几本,“有时,我还会翻出来看看,这些都是我创作的源泉,每当看到它们,就会激发我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。”

  艺海中寻梦

  上世纪90年代初,58岁的张际才做了一个惊人决定,辞去公职去北京发展,“北京是中国书画底蕴最深厚的地方,我要去那里凭自己的实力,来证明我山水画的水平到了什么程度……” 他去北京做了几件事:首先找到江西籍书画名家、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点评自己的作品。当看到张际才的画后,刘勃舒赞道:“没有读过一天美院,有这样的水平很难得。”张际才又问:“如果我在北京卖画,可以生存吗?”刘勃舒点点头。

  第二件事,张际才在北京开了一家小画廊,一个月内,他很快接到了两笔生意。对于张际才而言,这是无比的兴奋,”自己的画在没有任何人推荐下,便在北京市场上被人认可。”

  在北京十多年时间,张际才除了画还是画,扎实的画功以及独具风格不仅得到书画界认可,藏家对其作品推崇倍加。

  今年3月,在佛山朋友的盛情邀请下,这位一直对岭南山水充满感情的画家,毅然将工作室搬到佛山南海。每天从千灯湖步行前往工作室。

  从赣南到广州,从北京到佛山,苦苦求索、认真实践,张际才的国画山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。“走过大江南北,我还是觉得自己最喜欢的是岭南山水的风格,秀丽清新,气息浓郁滋润,笔墨清幽萧雅,而北方山水高山峻岭,气势雄壮……”

  张际才笔下的山是岭南的山、赣南的山,那山厚重苍润,氤氲环绕,白云飘渺,鸣泉飞瀑,还有那客家围屋、吊脚楼等景点,一看这就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赣南山乡图。他的几幅代表作:《古镇三月》、《雨后山色清》、《赣乡情》等,都体现了其创作特色。

  山水间体现南方意境

  张际才通过长期观察、探索,用叉笔散点皴法,表现赣南山林的郁郁葱葱,林海茫茫更是得心应手,他的这种皴法繁而不乱,密中见虚,由淡到浓,层层积墨,从而使画面笔墨浓重而浑厚。

  观张际才的山水画有一种鲜明的南方意境——湿润而充满勃勃生机,沉着而不失空灵,空灵而不失沉稳,这是一种意境、氛围的空灵,是中国画特有的疏可走马的空、是岭南特有的生机勃勃的灵。

  泥古守成和大胆创新是衡量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准,而创新正是张际才拥有的重要品质。其作品《万山红遍》,更能说明其艺术历程,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创新、勇于超越自我的过程,他的画能将抽象的笔意与具象轻灵的山水树林共冶一炉,将岭南山水的浓郁、灵秀转化为艺术的大气,使岭南的景致别开生面,画中漫山红叶,鲜亮无比,与关山月《红梅图》般,让人记忆犹新,但他的画忠于南方精神,又超越了南方笔墨,既继承了传统岭南画的精髓,又适应了现代人的审美习惯,创造出了现代岭南山水画的新意境。

  张际才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笔法,画出岭南山水的灵性。艺术是从生活中来,这个农民的儿子、从大山中走来的山水画家,他是看着山长大的,是大山抚育了他,给了他艺术的灵感,获得了创作的源泉,由于他对故乡山山水水有着深厚感情、深刻理解,从而努力去探索岭南山水画创新之路。

  曾经有一位台湾退役老军人,因为看到他作品,激起强烈的回乡之旅。一位企业家说,看到画中坚韧生长的山间藤树,联想到我企业发展,初期艰辛,十多年里适应万变不息的市场,坚韧而不倒……

  

  中国人生活和精神环境发生剧变的今天,我们是否还需要老迈年高的“国粹”——中国山水画?事实是,山水画仍顽强地活着。因为山水画寄托了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。

  古有画论云,画山水应“以神明降之”,“望秋云,神飞扬;临春风,思浩荡。”对自然的死板摹刻,无疑乃山水画之大敌。

  读张先生的山水画,有一种洒脱、轻松的审美享受。在当代传统山水画变革的浪潮面前,张先生以其看似随意、洒脱的笔墨,于不声不响之中,推出了一批又一批传统与现代结合,具有鲜明岭南风格、独具艺术个性的系列山水作品。

  他的画,重墨韵,既像黎雄才,得其神似;又不像关山月,参以己意。一图一景,生气盎然。所作来自大自然,多是其生活所在地赣南山区之写意,寄托着对故乡山山水水的深爱之情,充满着生生不息之气。无论其是雄浑浓重,或是秀润空灵,抑或是疏淡迷蒙;无论是绝句式抒情小景,或是全景式长卷巨制,张先生皆能以其娴熟、潇洒的笔墨功夫运用浓、淡、干、湿、泼、破等不同墨趣,勾皴点染的不同笔情,恰到好处地挥写南方的幽涧草木、古树丛林、竹林农舍、流水人家、烟雨渔筏、芭蕉新绿,繁简、疏密、虚实、主次的艺术处理,皆极其自然稳健,毫无斧凿之痕。这些无不是画家在师法自然的基础上,所宣泄的其“内得中源”的南方风情和自然的意象,所谓“山川于予遇而迹化”,此之谓也。

  当代山水画创作流派纷呈,风格多样,要想突破传统,画出自己的个性非常难,张先生凭借自己扎实的艺术素养,十几年的写生功底,几十年的刻苦磨练,突破了旧的传统程式,逐步迈入了自己的艺术自由王国。

  作者:关立勋(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人文学院教授/北京文博雅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)(佛山日报 2014.5.25)

W020140526364510123437.jpg
  《风景这边独好》
W020140526364510379537.jpg
  画家张际才。
W020140526364510638147.jpg
  《峥嵘岁月》
W020140526364511007969.jpg
  《林间山水》
W020140526364511263434.jpg
  《山水间童趣》
W020140526364511549058.jpg
  《南国之春》
W020140526364511781949.jpg
  上世纪80年代的写生稿。


主办单位: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联系方式: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公正路28号银都大厦8楼市文联
电话:0757-83283118。ICP备案编号:粤ICP备05098089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1240号